12月20日晚,2017年上海戏剧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编剧专业研究生交换培养项目的教学成果——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原创剧作展示演出在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顺利举行。本次汇报演出由上戏编剧学研究中心出品,上艺戏剧社协办,叶长海教授担任顾问,陆军教授和黄溪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
本次演出的两部作品《许是明日》(Maybe Tomorrow)和《走进军中》(Into The Zone),分别是哥大编剧专业研究生麦克斯.蒙迪和戈登.佩恩所作,也是他俩在中方导师陆军教授指导下在上戏最后完成的课程作业。剧本由上戏编剧学研究生顾潇扬和何雨婷负责剧本翻译。《许是明日》讲述的是看似婚姻幸福、事业有成的女性吉尔因无法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压力终日躲在厕所的马桶上直至无法与马桶分离的故事。它表现了当代人的社会疾病并尝试探讨婚姻中双方彼此所能妥协的限度。而《走进军区》讲述的是一个被封闭、压抑的军营里,士兵之间按军阶相互欺侮,在更高级的长官介入后,事态逐步升级并最终演变成一场暴力事故的故事。它表现的是在等级制度下人性恶的真实面目。有趣的是,看似颇具有荒诞色彩的两个故事皆取材于真实生活,《许是明日》来源于2009年美国中部的一起新闻报道,《走进军中》来自于戈登当初所服役军区横行的官僚主义。
参与两部作品演出的演员以编剧专业学生为主,但值得一提的是,我院留学生也参与了演出并且担任了主要角色。跨文化交流学2017级留学生葛金鹰(意大利)领衔主演《走进军中》(Into The Zone),他的表演获得观众的好评。而表演系研究生叶沛霖(美国)和汉语留学生何鸿浩(澳大利亚)也参演其中。面对近130位到场的嘉宾、教授和观众,他们出色的表演很好地表现了剧本的原貌。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两国学生文化交汇的成果:哥大学生在排练过程中向上戏学生阐述剧作用意和空间安排,上戏学生则尝试寻求剧本中一些美国元素的本土化表达,最终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呈现出了一场易于中国观众接受的演出形式。《许是明日》风格偏压抑,《走进军区》风格偏凌厉,但都较好地向观众传达了剧作的精神内涵。
演出结束后,多位专家教授给予了本次演出高度的肯定。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苏忱教授评价道:“戏编得好,抓住现代人疾病和美国兵营的特征,用夸张手法表达现实。也演得好!今晚受益良多。”“上海市名师”称号获得者、著名教授宋捷指出:“两个作品呈现了内敛和奔放的不同风格,展示了先进戏剧观念的艺术魅力,更可喜戏文系研究生震惊学院的出色表导演。祝高水准的世界一流大学强强联手教学扎实成长。”上戏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叶长海教授与上戏科研处原处长、著名教授姚扣根指出:“什么叫世界一流大学?这样的演出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演出水平!”
上戏和哥大编剧专业研究生交换培养项目迄今为止已经成功完成了三届,它是以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学科带头人陆军教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蝴蝶君》作者黄哲伦两人互换学生的方式进行合作培养。每年哥伦比亚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各派出两位学生到对方的学校进行学习。正如本项目的中方导师陆军教授坦言:这对于上戏来说既是次机遇也是场挑战。面对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如何让他们能在上戏的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如何让他们对我们的教学感到满意?为此我不仅要精心安排最合适的课程,而且还安排了每节课都有几十位上戏研究生陪同跟读,同时还定期组织采风和交流活动。经过近三个月各方面共同的努力,我们获得了美国学生的深切认同与肯定,他们也在为期三个月的学习生活中收获良多。与此同时,中方学生也在共同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收获了新颖的戏剧观念与对生活的看法。如麦克斯·蒙迪和戈登·佩恩对戏剧真实情境和空间的不懈追求与强调,即使在本次演出落幕后仍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并在不经意之间悄然影响我们的创作轨迹。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与喝彩之中,本次汇报演出随同本年度的交换培养项目顺利落下了帷幕。希望在来年有更多同学参加到上戏和哥大编剧专业研究生交换培养项目中来,一同感受两国学生真实的碰撞、生活的发现以及更多戏剧的可能。同时也欢迎更多的观众来观看来年的汇报演出,共同来品尝这场跨文化交流、社会问题探讨和自我意义发现的盛宴。
(文:方智钧图:俞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