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戏国际学院迎新,多元活动启新程

发布者:留学生部发布时间:2025-09-30浏览次数:10


近日,上海戏剧学院国际学院迎来了47名怀揣梦想的新同学。他们跨越山海,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带着对文化交流的向往,为上戏这所浸润艺术气息的学府注入了崭新活力,也在此开启了探索与成长的新旅程。

 



这批新生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既有来自俄罗斯、土耳其、法国、哥伦比亚、美国、加纳等15个国家的国际学生,也有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学子。不同的语言、文化与艺术视角在此交织,生动诠释了上戏“海纳百川”的办学理念,也让校园文化在融合中焕发出更加多元的魅力。


 

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校园、融入集体,928日中午,国际学院留学生办公室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迎新活动。活动开始前,同学们在主题海报上签名留念,用笔墨记录下上戏的珍贵瞬间;拍立得合影区也吸引众人驻足,定格与新伙伴的初次同框,现场氛围轻松热烈。

 


活动在线上法宣讲座中拉开序幕。文保警官围绕留学生在华期间的法律权益、安全防范及校园周边治安等内容展开讲解,结合真实案例剖析常见风险与应对策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新生筑牢法律与安全意识,为即将开启的校园生活保驾护航。

 

讲座之后,轻松欢快的迎新会在现场热烈展开。同学们笑容洋溢,交谈声此起彼伏,特色表演与文化互动轮番上演:来自俄罗斯的MARIIA RODINAKARPOVA EKATERINA率先登场,献唱经典民歌《喀秋莎》,全场合唱;随后她们又带来一段传统俄罗斯舞蹈,舒展的舞姿与律动的步伐尽显民族风情,更热情邀请台下同学共舞,将气氛推向高潮。21级戏剧学专业的雷雅涵同学则以一曲《大鱼》展现清澈嗓音,传递东方的细腻情感;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杨宇嘉同学则带来双重惊喜——深情演唱粤语歌曲《有心人》后,手持非洲鼓奏响节奏韵律,点燃全场热情,展现出跨文化的艺术表现力。

 


活动中特别设置的“共学《明月几时有》”环节,成为一场生动的中国文化体验课。对外汉语老师从苏轼的词作背景讲起,解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内涵,并系统介绍了中秋节“团圆”“思念”的文化意义。随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跟随伴奏逐句学唱,歌声交织在一起,在旋律与诗词中深度感知中华文化的韵味。


 


为促进互动、增进情谊,迎新会还设计了多项趣味破冰游戏与激励机制。在拨浪鼓响声中大家都用中文说着句子,引来阵阵笑声;“蒙眼扣杯”考验空间感知,萌态百出的失误场景令人捧腹;“抢椅子”环节则紧张刺激,互动中尽显活力吹吸管游戏则体现了同学们的智慧——如何在合作中完成任务。同时,“集章换礼”机制也有效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完成表演或游戏即可获得印章,集满一定数量可兑换特色礼品。

 


活动尾声,具有上海特色明信片被送至同学们手中大家写下初到上戏的学习期待与美好祝福。国际学院将统一寄送这些明信片,使份来自上海的纪念穿山海、抵远方,为他们的新学期留下温馨的一页。未来,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他们携带的多元文化背景,将在此间交流互鉴,为上戏的校园增添新的活力,以青春与热爱连接世界。